在祖国西北边陲,新疆巴州与河北大地跨越万里的协作故事,正书写着新时代对口支援的壮美篇章。从课堂到手术室,从文化舞台到产业园区,冀疆两地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民族团结的绚丽之花,留下无数令人动容的精彩瞬间。
一、教育援疆:点亮边疆学子的希望之光
河北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,十年来累计投入 18.45 亿元,支持巴州和兵团二师建设 23 所幼儿园、15 所中学及 8 所职业学校。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在河北 “组团式” 帮扶下,2023 年首届高考本科上线率达 93%,2024 年再创新高至 94.17%,少数民族学生上线率实现 100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河北出资 500 万元援建的华山二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打造了 “六园一塘” 的种植空间,让边疆学子在劳动中感悟成长。保定学院连续 26 年选派师生赴疆支教,从最初的 15 人到如今的 11 名青年学子,他们用青春守护着大漠边缘的教育火种。
二、医疗援疆:守护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
在铁门关医院,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通过 “托管式” 帮扶,将这家 10 多年未开展手术的团场医院, transformed into a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,完成手术 3100 余例,填补南疆医疗技术空白 410 项。2025 年 6 月,沧州市眼科专家团队不远万里来到轮台县,为 89 岁的白内障患者王文碧成功复明,三天内完成 15 台手术并开展义诊,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 “河北温度”。河北援疆医疗队还通过 “传帮带” 培养本地骨干,铁门关医院儿科医生在援疆专家指导下,已能独立完成复杂病例诊疗。
文化是连接两地的心灵纽带。河北省文联组织艺术家创作的 20 米书画长卷《马兰颂》,以丹青笔墨再现 “两弹一星” 精神,成为冀疆文化交融的象征。2024 kaiyun.ccm年 10 月,河北省歌舞剧院 “盛世中华 冀疆情深” 巡演走进库尔勒,《穆桂英挂帅》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等节目让边疆群众领略燕赵艺术魅力,现场掌声雷动。在衡水市新苑小学,新疆尉犁县学生与河北小伙伴共同演绎古筝、拉丁舞和新疆舞蹈,互赠礼物的瞬间定格成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。

四、产业协作:激活边疆发展的内生动力
产业援疆为巴州注入强劲动能。河北(巴州)科技产业园吸引 191 个项目落地,总投资达 650 亿元,邢美矿业投产预计年营收 15 亿元,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。库尔勒香梨通过北国超市直供河北,年销量突破 500 吨,带动果农增收。在英下乡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,10 个智能大棚已投产,预计年产值超千万元,让当地农民实现 “家门口就业”。
从教育的朗朗书声到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,从手术室的无影灯到文化舞台的聚光灯,新疆与河北的协作故事仍在续写。这些跨越天山的精彩瞬间,不仅是两地情谊的见证,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。正如库尔勒二十一中援疆校长孙志强所说:“援疆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双向成长。”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冀疆两地将继续携手前行,让团结之花在边疆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。